Search

中澳貿易戰揭發的中國長期地方發展不均問題...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抽絲剝繭之後的真相,總是又近又難...

  • Share this:

中澳貿易戰揭發的中國長期地方發展不均問題...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抽絲剝繭之後的真相,總是又近又難察覺,誰又能想到一開始的紅酒關稅問題,會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而其中的節能減碳,發展綠能,2060碳中和的目標,卻又推了一把,然而,都沒電取暖了,還能幫新能源車充電嗎?

#小編的每日思考 #蘇州昆山台商表示

----
但另一個原因「煤礦價格大漲」的說法,官方卻只推說是國際經濟的同時復甦,導致全球原物料價格大增,但卻故意忽略中國對澳洲發動的貿易戰,其實也在2020年底對澳州煤礦下達「無限期進口禁令」。

然而中國官媒的說法,雖然解釋了中國電力告急的「長期結構」,但卻不能有效說明:為什麼全國性的缺電,會在此時、此地突然快速發生?特別是對東三省「民生斷電」的災難性政策,更是讓東北人民無法接受,甚至感到不可置信。

中國國家能源局表示,東三省的「嚴重缺電」主要是結構性的供給問題,因為資源、氣候與地理條件的限制,東三省的發電主要倚賴燃煤火力發電,但今年東北夏季河川水量減少,本來的水力發電出現缺口,再加上燃煤原物料的增加出現供煤問題,因此官方才會選擇降載供電、以維持整體電網的穩定。

但能源局的說法卻被基層輿論批評是「似是而非...沒講到痛點」,因為除了西藏、青海與內蒙古以外,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年均總用電量,已經是中國排行最後段的吊車尾。地方總發電量只有15%是地方民生用電,再加上東北地區秋冬季節嚴苛的取暖需求。因此再怎麼省電節能,也都不應該動到最攸關人命、但佔電量最小的東三省民生用電?

事實上,由於本地工業與經濟發展程度較低,明明富藏礦產、林木、與石油資源的東三省地區,長期以來就被中國中央政府定調為「淨輸電區」,負責供應華北地區的電力需求。就算2021年度的缺電荒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根據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數據,今年1~8月東北三省就向華北電網供電超過357億瓩。

換言之,除了供給端出現問題外,華北外地需求端更可能是導致東三省「突襲式大限電」的災難主因。但對此,中國官方不僅沒有說明,在後續的追加解釋與新聞報導中,官媒的定調反而回頭主打「東北政府的溝通不力與規畫失當」,像是本來唱著「大步走向減碳方向」的《人民日報》,27日就回頭譴責地方政府的電力政策規畫不當。


Tags:

About author
創立本粉專起心動念其實是希望讓更多年輕的朋友更早一點認識這個人吃人的資本市場,少走市場上前人走過的冤枉路,進而建立起自己的判斷模式,看看是誰在說謊都不打草稿,觀察是誰都會找散戶來抬轎。 畢竟如果您不是官二代、星二代或是富二代, 那麼想要在這低薪的那麼自然的年代,獲得額外的財富,學習投資肯定是您人生道路上無法避免且必須學習的課題。 如果認同此一理念或喜歡粉專內容的朋友,歡迎按讚支持,謝謝。
想要在股海有翻倍的獲利嗎? 只有讓股票指引你一條明路! 一起來胡言亂語吧!
View all posts